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6G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北宋大相公 > 汴梁时月 第五百零一章 新形式

汴梁时月 第五百零一章 新形式(3 / 9)

每个观榜考生面对结果的时候,难免会情绪失控。《唐摭言》便记载了元和六年一次监生撕毁榜文的事件,礼部只好「以虚榜自省门而出,正榜张亦稍晚」,暂时控制一下场面。此外,「金榜题名」也可能伴随着「洞房花烛夜」,明代冯梦龙的《古今谭概》就说唐朝人喜欢「榜下捉婿」,甚至「多有势迫而非所愿者」,虽然可能是笑谈,也足见进士科名的价值。.五

除了张榜公布外,对于高中进士的,国家还会贴心地送上「录取通知书」。《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新进士每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于家书中,至乡曲亲戚,例以声乐相庆,谓之喜信也。」到了宋代,录取通知书「以素绫为轴,贴以金花」,称为「金花帖子」。明清时期则将录取通知书称为「捷报」,上面会写上中举人的姓名以及考取的名次,由专门的报录人敲锣打鼓地送到中举人的家中,「范进中举」的故事便生动描绘了这一场景。范进因为中举而发疯,还有人因为儿子被录取而「起死回生」。据《坚瓠集》记载,嘉靖初年有位叫李镇的人,晚年得子,「课其学业,日以显扬期之」。及发榜日,李镇本「绝气一二日矣」,待到报捷者登门宣布其子高中,李镇竟「忽惊起而问之」,多活了两年。

不光有录取通知书,为了表示对殿试的重视,古代还会采取由皇帝亲自「临轩唱名」的方式公布考试结果。「临轩唱名」始于宋太宗,据《宋会要辑稿》记载:「雍熙二年三月十五日,太宗御崇政殿试进士,梁颢首以程试上进。帝嘉其敏速,以首科处焉。十六日,帝按名一一呼之,面赐及第。唱名赐第,盖自是为始。」当年共得进士二十五名,宋太宗按名次逐一呼出每位登第者的姓名,这一举措突显了皇帝对科举选才的重视。自此以后,皇帝临轩唱名赐第之制一直延续下来,其仪式也逐渐制度化。

请输入验证码验证才可阅读后面加密内容: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