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余接过道经,看了眼道经的书面,书面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天照经。等他打开诵读后,发现这本道经与他之前读的有点不同,之前他读的道经,虽然他一时之间无法明白到底写的是什么,可读来也能感觉到无一不是在讲道在世间的显化、运行、作用等诸如道的特性。而这本天照经,他读越越到后面,感觉讲的是与幽冥相关,或者说借天照与幽冥的对立特性,来诉说两者之间的联系。两者之间,还能隐约感觉到似乎与道也有关系。
例如其中这么几句,“视之无形,听之无声,谓之幽冥。幽冥者,所以喻道而非道也。”他记得他在道德经里也读到过,说道的“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这种关于道的描写,似是与对幽冥的描写形成了呼应关系。
再如这一章道德经中说的,“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是在说道的虚无飘渺之状,然而它又是确实存在的,是所谓“无状之状,无物不象”。并在其中表述了道有其自身的变化运动规律,而掌握这种规律,便是了解具体事物的根本。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