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百一十七章 老子(2 / 4)

师,高功法师适用的心境,又未必适用教主境界。此番,陈云还未来得及让心境与修为并驾齐驱,便遭受到地魔入侵心神,有些抵挡不住,也是人之常情。凡事都得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陈云知晓,自己此番下山入世守护赵匡胤平安,兴许是正好磨练心境的大好时机。稍微闲谈了几句,两人已经凌空从洛阳城出来了。陈云有些好奇问道:“老师,我们去哪?”谢自然道:“吾去老君山,你又想去哪?”这话说得令人有点懵,我不是在跟着你走么,怎么还问我去哪里呀?陈云还以为谢自然在赶自己走,颇为尴尬道:“我以为老师相见,是带我一起去老君山。”谢自然道:“吾问的是,你心,欲往何方。”我心欲往何方?听到这個问题,陈云当真有点迷茫。自己转世投胎到此方世界三四十之久,原本不知道有仙人存在,一心只想改善家庭环境。而后,自己在父亲的“算计”之下,偶然有幸拜入了传道观门下。自此,自己一心求道,只为了能得道长生。陈云自问,得道长生,又是为了什么目的呢?为了活得更长久一些?为了能够明白大道运行,领悟到世间的真理?这些,好像都不重要。人生的意义是过程与体验,而不是最终结果。或许是谢自然的提问,陈云第一次感受得到,自己是为了修行而修行,简而言之,为了结果,好像忽略了过程与体验。过程与体验?这涉及到哲学方面了。陈云突然回想到苏轼的一首词。《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里有一句词是这么写的:“此心安处是吾乡。”陈云答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句话出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大概意思是指:赞颂品行才学像高山一样,要人仰视,而让人不禁以他的举止作为行事准则,哪怕我达不到,但依旧神往。谢自然当然听得懂陈云并非表达品行的意思,而是在将大道比喻成高山、景行,表述其虽然目前还没办法达到那种境界,但一直在努力。她微微喊声称赞道:“你能有此念头甚好,望你修道之心能.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

请输入验证码验证才可阅读后面加密内容: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