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其成为英特尔历史上产量最大的微处理器,在1987年年底,英特尔已经供应了约80万片80386芯片,而80286芯片在同期只供应了50万片,1987年386芯片的产值达10亿美元,约占英特尔公司全部收入的30%。
另外程清妍从各种渠道得知,80380芯片的出厂价大概是在1300美元左右,80万枚芯片总价值也就不到11亿左右,然而英特尔公司却能凭借这80万芯片赚取10亿美元的利润,由此可见,每一枚芯片纯利润至少在1100美元左右,几乎是实际成本的8~10倍,这是个相当惊人的利润。
但实际上对于英特尔公司来说,他们的产品除了生产成本之外,还有研发成本在里面,高科技附加值的产品,尤其是属于垄断级别的产品,是有绝对定价权的,所以在程清妍看来,哪怕自己天音集团的NAND闪存芯片从技术难度还是在PC平台成本比重都不如 CPU芯片,但至少也不会差太远,按照当前国内外同类储存类芯片200~250美元的价格来算,即便不可能有英特尔那样10倍的利润,但至少每一枚芯片应该有150~200美元的附加值,相关的专利授权费最起码也不应该低于50~100美元,而IBM给出的每一枚芯片3~5美元的授权费,显然是有些低的离谱。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