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邺是润州句容人,其父乃故刑部侍郎刘三复,太尉李德裕之死党,形影相随,富贵与共。刘邺六七岁便能赋诗,李太尉爱之怜之,使与诸子同砚席读书。太尉为宣宗贬死,刘邺无依,流落江、浙,鬻文为生。后为陕虢观察使高少逸所聘,乃得入仕。高少逸之弟高元裕,高元裕之子即高璩,高璩入相,荐刘邺为左拾遗,不久便入了翰林院,刘瞻为翰林承旨、兵部侍郎,荐为中书舍人。韦保衡代刘瞻,刘邺一时受命。
韦保衡仰慕李德裕,当日还是太学生时,闻得刘邺上表为李太尉昭雪成功,便欢得与一辈同窗饮酒狂歌,以刘拾遗为当朝第一奇男子。此时同署同职,自然格外的亲熟。刘邺是苦过的,深知李党今日之局面来得不易,自然不肯得罪这“乘龙”之婿,因此也是分外的下意接交。(注:牛李党争,牛党以为牛僧孺、李宗闵为首,李党以李德裕、郑覃为首)
这年尾时节,长安百司最忙的便是吏部与兵部,除了要考课、选授天下武官外,还得主持武举,而今年因着平定徐州,州县上功,事务特繁,俩人忙到日暮时分才有闲在阁中说几句私话。便论到了今日文泰殿中一幕,韦保衡道:“刘相既无实据,便劾人贿赂,也确实孟浪了!”刘邺点头一笑,道:“老子多智,孟浪亦是有为之!”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