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兄弟相残的他,更懂得兄友弟恭、父慈子孝的可贵,所以他从内心世界里反感兄弟相争这种事情,尤其是在皇位传承方面。首先李承乾一句话,直接断送了李泰做皇太子的可能性。是啊,皇位要是能靠阴谋诡计而轻易获取,那大唐皇室子弟将永无宁日!李世民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子孙后代效仿自己为了皇位而自相残杀,这是李世民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而经历此次事件,李世民彻底明白了礼教的重要性,因此他命人将“太子无道、藩王窥伺,两皆弃用”作为祖训流传给后世子孙,以此来希冀遏止藩王争储这股歪风邪气。其次,李泰存在严重的人格缺陷。他心狠手毒,为了皇位无所不用其极,这一致命缺点在李世民面前暴露无遗,连李世民都知道自己的这位儿子一旦成为皇帝,必将把屠刀挥向兄弟!李世民深知其为人阴险歹毒。倘若真将皇位传给他,那李承乾、李治和其余皇子,必将只能到地底下去陪他老人家了。靠阴谋诡计终究不是长久之道。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李泰与朝中大臣关系太远,导致没人真正支持他。李泰所结交的都是二代们,这些人在李世民看来不学无术,承继祖宗荫德而享有荣华富贵,妥妥的纨绔子弟。李世民身边肱骨重臣犹如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尉迟敬德等人,李泰是一个也没结交,更有可能李泰是看不起这些人的,认为这些人都是给他老李家打工的。这几点原因,充分证明了李泰是不可能成为太子的,即使他拥有其父李世民无上的宠信和关爱。
那么同样作为亲外甥,面对李泰和李治谁更适合做太子这件事上,长孙无忌却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呢?长孙无忌作为贞观朝第一众臣,是极其具有冒险精神的。他对于权力近乎于痴迷状态。为了掌握权力,他不惜怂恿李世民孤注一掷发动玄武门之变,向关陇旧贵族势力正面宣战;为了权力,他也不惜与朝廷大臣为敌,力排众议扶持晋王李治上位。从血缘关系方面来讲,长孙无忌贵为国舅,是李世民真正的左膀右臂,两人虽是亲戚,但更像是朋友、战友,是一块从玄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