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的性命,也保住了大唐律法的庄严肃穆,又保住了皇帝的颜面。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因此会来事儿的来济也因为这一句话而官运亨通,看来人得先学会说话才能成大事啊!
主犯贬为庶人,流放黔州,至于李元昌、侯君集等其余从犯人等,必须严惩以儆效尤,为警醒后来人,就借他们的脑袋来宣扬一下大唐帝国的律法吧!从犯已诛,主犯流放,这件事儿就这么圆满的结束了。圣人说:养不教,父之过!自知失责的李世民将李承乾带到自己面前严加训斥。承乾曰:“臣贵为太子,更何所求?但为泰所图,特与朝臣谋自安之道。不逞之人,遂教臣为不轨之事。今若以泰为太子,所谓落其度内。”李承乾一句话,便让李世民羞愧的低下了头颅,因为行为失常,与自己僭越礼制,存在很大关系,也正以为李承乾一句话,导致李泰与皇位从此无缘。
中国有句古话: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句话用在这里最合适不过了,最终皇太子李承乾被玩残了。对于李承乾的叛逆和狂悖,最应该反思的恰恰是李世民。因为李世民不仅是掌握帝国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更是一位精明强干的父亲。从皇帝角色来讲:李世民按照储君的职责来严格要求李承乾规范自己的行为仪态,严格按照明君的典范和操守来教导李承乾如何做一个好皇帝;而从父亲的角色来讲:李世民无疑是严重失职的,在他的心中,从未将李承乾作为儿子来对待,李承乾更像是一位臣子,从未感受过像李泰那般的父爱。对于兄弟相争这种事来讲,做父亲的就应该一碗水端平;而李世民对于李泰的出格宠爱和恩荣,为李承乾谋逆埋下了法理的仇恨种子,并不断的浇水施肥。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