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色之注,郑玄因之而为孔子之后礼学“不祧之祖”。三礼自有郑玄注,使人方能卒读。三礼之学,在整个经学中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极其深远的影响。故孔颖达有“礼是郑学”之说。
但对于郑玄在注经之时采用谶纬之说,后世亦多有批评。反对者站在传统汉学讲究专门和家法的立场上,指责郑玄望文穿凿,全凭臆度,自以为两全,其实却造成今古学两败。持平论之,这种观点自有其合理之处,即郑玄在注经时确有生硬牵合今古文经学的地方,这就是郑学的瑕疵,也正是陈龙最不能理解的地方,毋庸讳言将是陈龙与郑玄辩论的重点。
郑玄“有济世之略,而审时藏器”,谢绝举荐,选择了远离政治、潜心治学的道路。可是,他这样名扬天下的大儒,难免会沦为政治工具,一不小心就被人利用。所以,雅丹才会如此重视这次郑玄讲学,恐怕也是要看如何利用郑玄的人气。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